今年暑假,笔者参加“寻访员工足迹”采访活动,有幸在江津见到了事业有成的贺康师兄。先前,一听是银行行长,好像都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,谁知我们的贺行长却是一副儒雅谦和的样子。贺康师兄的办公室简单大方,而令人记忆犹新的,要数那幅映入眼帘的书法,“厚德载物”四个遒劲的大字彰显主人的情怀。笔者想起了《周易》上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的原文。意为: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,君子应增厚美德,容载万物。也许贺康就是这样选择“厚德载物”作为信条,一路前行的。
走进重庆师专 我不后悔
1993年,贺康高中毕业;但因为高考成绩考得不够理想,那时的他有想过复读;后因父母都为教师,自己也就作为当地的委培生之一走进了重庆师专。贺康回忆,当时学习成绩是按百分制计算,英语成绩考了89分,当时要是能考91分就可以多加分的,而且自己的英语语感比一般的男生要反应快些,这应该是自己的天赋,为此他选择外语系。贺康说,应该说是命运安排自己走进了师专,尽管当时自己觉得重庆师专不响亮,觉得自己应该进更好的大学。但如今想来,最值得回忆和留恋的地方除了后来工作的黑石山,那就要数当时的黄瓜山,黄瓜山给逆境中的我扬起了人生的风帆。
贺康说:“两年黄瓜山生活,我是非常阳光和积极的,那浓郁的兄弟情让我不后悔来到黄瓜山。”
就学习而言,当时的他很刻苦,几乎每个学期都获得一等奖学金。贺康很高兴的说,学习英语,男生本来的语言能力都不及女生,但我确实有语言天赋,经常学习成绩是班级男生中的第一名。除此之外,自己还担任班级的团支部书记,还在校园广播电台任编辑,偶尔还发点自己的随笔和读后感,也写点什么通讯的,也因此受到了老师的厚爱。大二的时候,参加校员工会选拔,他被选为外语系员工会主席。在任职期间,做了两件大事儿:一是全校的《黑板报》的评选,自己上任之前,外语系是全校第六名;上任之后,迈进了第三名。二是举行“英语角”活动,当时可以说是红红火火。而正是因为自己在校员工会锻炼,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。经常在向老师汇报工作时,得到老师教诲的一些做人做事儿的道理。1995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也被评选为省级“优秀毕业生”。他说作为党员的他,当时就想把“优大生”荣誉让给其他同学评的,可外语系的老师却说这是我应得的。可见当时的领导老师们对贺康都是高度肯定的。
在黄瓜山,虽然得到了老师的肯定,但他更忘不掉同窗兄弟情。当时7个男生一个宿舍,每星期会小聚一会儿,放假期间会玩玩什么扑克牌呀,输了的不是现在的给钱,而是下上次黄瓜山野餐时包饺子。因为男生的语言能力要弱一些,所以宿舍的其他兄弟都害怕当时的听力课,老师得让同学们一天听好多次,还要边听边写,他的语言天赋让他名副其实的当起了哥们心中的“口语翻译大腕”式的人物。贺康说,自己潜意识中对名和利看得很淡,更看重的是同窗兄弟情。
踏实走好每一步,干好每一份工作
1995年,年仅21的贺康在江津中学实习教师后,毕业到过聚奎中学担任英语老师,之后,又相继换岗任江津市发改委投资科长、江津市纪委副主任、江津市财政局局长、江津市招商局局长,这十几年,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步入了金融行业,为自己如今担任上海浦发银行重庆江津支行行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贺康回忆到,在江津中学实习,因为所带班级的原英语老师生病,再加上试讲课得到了很好的认可,自己就顺利顶岗上任,效果不错,得到好评。毕业分配进入了聚奎中学,当时自己21岁,一进去就教高中外语。这期间,他每天都想着自己如何提升员工的英语成绩,为此自己创办了一个为全校员工免费开设了的一个“周日补习班”,这件事儿得到了聚奎校领导的肯定。我原本只想着英语这是一门语言,为员工们打好基础,后来在自己担任班主任的高三班中,竟有24人考上了大学。由于教学好、能力强,24岁的他就上任学校教导主任。一年后,一次偶然的机遇,
25岁的自己被派往江津市委担任秘书工作。在后的十来年里,先后被组织派往多个岗位任职锻炼。2012年8月,他通过考试进入了浦发银行,不久便任重庆江津支行行长。经历这十九年的工作,目前是第7个岗位;贺康师兄不仅笑着说,是组织把我培养出来的,多岗位的锻炼才有如今的样子。他说“对于每一份工作,我都是踏实肯干的,而且尽量干好!”
爱母校 愿母校的明天更美好
贺康师兄很爱母校,谈起母校总是情深意长。他十分感谢母校老师的培养,愿为母校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。早在江津市委担任秘书工作时,得知母校重师专要“专升本”评估,需要相邻的地方政府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,当时做秘书的他就负责这个事情,为母校做出了自己的一番努力。他回忆说:“我非常高兴为母校做事儿,得知母校升本成功我非常高兴!是母校给了我人生行走的动力。”现在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母校不断发展,向着未来的目标前进。他说他相信母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