员工风采

踏遍青山人未老——专访四川瑞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海军

发布时间:2017-06-21  发布者:学校员工总会 浏览次数:学校员工总会

   初见唐海军,只见他穿着蓝白方格衬衫,深卡其色长裤,稍显随意却不失风度。边框眼镜后是一双顾盼有神的眼睛,经由那双眼睛所凝视之处也立即变得郑重而端然。
   1992年9月,19岁的唐海军来到原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就读。和许多同学一样,唐海军一下车就被星湖如世外桃源般的风景所吸引。于是,“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去游卫星湖、爬黄瓜山,还去石脚镇吃豆花。”
   员工时代的唐海军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,似乎在他的头脑中天生就带有一根不停转动的“商业神经”。那时候校团委经营着一家卡拉OK厅,唐海军就负责管理工作。“当时我们师范生一个月的生活补助也不过60元钱,但管理卡拉OK厅后我每个月都能挣到300元,所以当时我在员工中也算是‘大款’了!”唐海军调侃地说。尽管如此,唐海军也不是一个一味钻进“方孔”之中的人,对学习同样满心热忱。
   回忆三年的求学时光,唐海军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两位老师:其中一位是当时教精读的张伊娜老师,张老师的身体不好,上课时还曾因体力不济而晕倒了。到了大三,唐海军心里有了考本科继续深造的想法,一时拿不定主意就去找张老师商量。“我还记得那次去她家,她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——不管能不能上本科,自己学到的知识都会受用一辈子。这句话在我后来当英语老师的时候,我也说给了我的员工听”,唐海军语重心长地说,“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这句话,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,更加印证了这句朴素的话语中有着丰富的涵义!”
   而另外一位老师更是让唐海军知道了“学习与年龄无关”,时年60多岁的刘明德老师,上起课来依然意气风发。但更让人惊叹的是刘老师原本是学俄语出身的,40多岁了才开始学英语,后来还发表了许多专业论文。“当时我们没有教材,所抄的笔记全部都是他自己归纳总结出来的讲义。”
   从这两位老师的身上,唐海军深刻感受到了学习的力量。“学习”,这看似简单却需要深刻领悟的两个字,在唐海军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并陪伴他从卫星湖畔走向更广阔的天地。
   1995年,毕业后的唐海军被分配到家乡蓬安县第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。时至今日,依然能看到当年的员工在唐海军QQ空间里的留言。一位网名叫做“愿得一人心”的员工说:“依然记得高一那年您给我们上第一节英语课的场景,您在讲台上用英语做自我介绍,然后一连问了我们几个问题,这些问题现在想起来依然发人深省。”虽然唐海军只做了10年的英语教师,但他一直带着毕业班的英语课,“我想我也对得起老师这个称号了。”唐海军坦言。
   问到唐海军当年为什么会离开教师这个职业,他说:“教师是为人民、为社会服务的,我觉得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为社会服务。”所以,凭借在县城做房地产赚取的第一桶金,唐海军将视野投向了自己完全陌生的领域——养殖。
   刚刚接触养殖的那段时间唐海军完全摸不着头脑,于是他决定去当时某著名蛋鸡养殖基地考察。在一个好心的的士司机的带领下,唐海军在一家蛋鸡养殖厂“蹲点”调研半个多月,认真学习怎么养殖蛋鸡。
   从养殖基地考察回来后,唐海军经常去图书馆查看与养殖相关的资料,又从书店买回与蛋鸡养殖相关的书籍,终于学到了蛋鸡养殖的诀窍。
   养殖场建成后,唐海军变得更加忙碌。为了保证养殖质量,小心谨慎的他常常自己亲手给鸡打疫苗,亲自开车去农村收购并加工玉米秸秆。“很多朋友会问我做这些工作会不会觉得脏、苦,我说不会,因为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劳动的快乐、劳动的成就感。”
    唐海军坦言,办养殖场完全是个人的兴趣使然。在看到《中国合伙人》这部电影之后,唐海军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,觉得他们的创业故事与自己十分贴切。
    “什么是困难,困在家里就是困难;什么是出路,走出去就是出路。”唐海军说。
    在2006年至2008年这三年间,国家出台了援助非洲的政策。唐海军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嗅到了其中的发展前景,于是,他在朋友的建议下决定奔赴非洲这块陌生的土地。
    在抵达非洲的第二天,早上8点醒来,唐海军看到了窗外最真实的非洲图景,脑海中莫名想到一个词——“百废待兴”。满腔的热情和凌云壮志就在那一刻喷薄而出。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干出一番事业。
    那时,非洲物资极其匮乏,就连最寻常的生活用品也不能满足需求。唐海军和一起来到这里的工友所需的辣椒、花椒和面粉都是用集装箱从国内转运过来的。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打消唐海军的豪情,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“带着雄心壮志跳到坑里去!”
    当时的西非共同体一共有15个国家,却没有一家钢厂。为了把中国先进的冶炼技术带到非洲大地,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投资达1.5亿人民币,唐海军和工友们一起建立了“塞内加尔冶金工业有限公司”。公司成立的那一天,总统、工业部长都亲自出席剪彩仪式。唐海军他们所建立的这家钢厂,年产量达30至50万吨。直到现在,这家钢厂依然在良好运转。
    炼钢,又是一个陌生的领域。在唐海军工作的地方想要找到一个技术工程师是非常困难的,很多事情只能靠自己去学习。
    “刚开始我是什么都不会,当时我听他们谈话时一直说‘CAD’,我都不清楚‘CAD’究竟是什么,上网一查才知道原来它是个绘图软件。”这个绘图软件对于整个工程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,唐海军告诉自己必须掌握这个软件的操作方式。“我一向不太求人,自己就慢慢摸索直到后来完全学会这个软件。”
    唐海军所在的工厂有许多非洲工人,工作之余他喜欢和他们谈天、说笑,让自己入乡随俗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去。如果有工人去世了,唐海军还会去参加他们的葬礼。“非洲的居民大部分非常贫穷,‘穿衣一块布、吃饭一棵树、经济靠援助’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。”当地医疗条件不发达,药品是他们急缺的东西。每次去非洲,唐海军都会带上许多药品,几乎全部都送给了当地的非洲居民。
    在非洲的日子,有沙漠、海滩、芒果、猴面包树,也有政变、战乱,唐海军喜欢在非洲的荒蛮之处寻找温暖,那种温暖是走遍万水千山之后的淡定与宠辱不惊。一如眼前的他,让人看到的不是财富带来的轻狂和张扬,而是无止境地追逐之后带来的源于内心的张力和强大!
    “我曾读过一本书,叫《成功的秘诀》,可书的最后却有这样一句话——成功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。我觉得成功的秘诀就是在于对机会的识别和把握。”唐海军总结道。2012年,唐海军同别人合伙创办了“成都瑞讯电子工程有限公司”,找准了机会创业再出发。